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佛教中国化研究前沿:清华研讨会深入汉藏佛学交融下的观世音信仰

  • 香港卫视
  • 2023/09/24 16:47
分享到:
  • 收藏
  • 357.2万
  • 1

近日,清华大学举办了一场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的研讨会,题为“汉藏佛学交融视域下的观世音信仰学术”。本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汉藏佛教研究中心以及清华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联合举办。盛会吸引了国内知名高校、专家学者和宗教界人士的参与,共同探讨了汉藏佛学领域的前沿问题。

 

图片1.png

 

与会者包括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沈卫荣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圣凯、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谢继胜教授、青海西宁宏觉寺住持噶尔哇·阿旺桑波、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王兴,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佛学院等多位专家学者和宗教领袖。他们汇聚一堂,深入研究观世音信仰在不同文化和地域背景下的演变,以及观世音菩萨在信仰者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圣凯教授和沈卫荣教授致开幕词表示,此次研讨会旨在推进汉藏佛学研究交流,探讨多元文化互动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问题,梳理观世音信仰在文本、图像、生活中的多重表达,加强佛教语文学、佛教哲学、佛教艺术史等领域的学术研讨与沟通,交流佛教中国化研究最新成果。

                

图片2.png

 

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介绍了各自的研究课题,涵盖了汉藏佛学多个领域的深刻洞察。沈卫荣教授分享了有关“藏传佛教中的观音本尊禅定和临终迁旨修法”的课题,谢继胜教授深入探讨了“宋夏元时期汉藏多民族佛教信仰的汇聚与趋同——四臂观音、三怙主、三大士与转经筒形成路径考”,噶尔哇·阿旺桑波详细阐述了“藏传观音化身元代在普陀山显灵考”研究课题,而王兴教授则从“中国佛教观音感应故事中的道德书写演变初探”角度进行了深刻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张总分享了关于“观音形像典例数种振谈”的研究成果。


这次研讨会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思想交流平台,更深化了我们对观世音信仰及其在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解。与会者的积极参与和深入讨论,丰富了个人的研究视野,促进了不同领域和不同文化间的合作。这场学术盛宴为未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必将为推动佛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和合作贡献更多的力量。(香港卫视仁青 报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