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我是香港仔 “习马会”搭两岸和平大桥
- 大公网
- 2016/06/16 10:15
-
收藏
-
73.0万
原本计划今日来港参加某公开活动并做演讲的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因被蔡英文政府以“四个理由”驳回申请,故只能通过视讯方式与香港民众“见面”。
因被蔡英文政府以“四个理由”驳回申请,故只能通过视讯方式与香港民众“见面”。
据报道,主办方在活动中播出了马英九的演讲影片,马英九也在晚上8点30分在自己社交主页上贴出了演讲全文。在演讲中,马英九称自己是“台湾制造,香港交货”,也算是“香港仔”。
马英九首先对未能与会表示深切遗憾,接著他也藉机表达了对来港申请被驳回的“不满”。马英九表示,他缺席的原因有点奇怪,上任不到一个月的台湾新政府认为,他的香港行可能对台湾的安全造成问题,包括可能洩露机密,以及对他身安全“保护”有所不足。马英九还不忘打趣的说道,“我不知道原来香港是这么危险的地方,各位女士与先生,你们最好小心了!”
“我是香港仔,对这裡有感情”
马英九说,愈来愈紧密的台港关系让他自己很开心能同香港民众谈话,理由有三。首先,他在香港出生,全家在香港住过一年八个月,1951年时搬回台湾。“所以我也算是香港仔,对香港有一份感情。”马英九叙说,事实上,他妈妈是在台湾怀了他,来香港后生下他。“如果用企业的语言表达,我可说是台湾制造,香港交货,再出口到台湾,是台港合作的成果。”
第二,香港与“中华民国”的历史渊源很深。马英九表示,香港是中国国民革命的基地,也是现代化的先驱,“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就是在香港受教育,念过香港皇仁中学与西医书院(香港大学的前身),更在香港受洗成为基督徒,并设立革命组织。1896年他在伦敦被清廷公使馆绑架13天,差一点被送回中国处决,当时营救他的就是香港西医书院的老师康德黎。马英九指,香港改变了孙中山的命运,孙中山又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命运,“而我是国父的铁粉,对香港自然另眼相看。”
第三,香港与台湾的关系持续深化。马英九说,台港都使用繁体字,这是连结传统中华文化的脐带。这些年台湾和香港也彼此吸引。很多台湾人第一次出境旅游就是到香港,对香港大街小巷熟悉程度,不输台湾。他表示,在两岸直航前,绝大部分台湾旅客都是经香港转往大陆,香港一直台湾是通往大陆的门户。过去8年中,从50万人增加到150万。成长为3倍之多。上个月香港获得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16年全球竞争力评比第一名,值得庆贺。“让我们为香港鼓掌喝采!”
“香港在两岸达成‘九二共识’中扮演了角色”
谈及两岸,马英九说,过去八年,两岸关系出现1949年以来最大的变化,变化的基础就是“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他反问“这基础怎么来的呢?”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开放两岸人民探亲,两岸关系开始解冻。1991年,两岸分别成立海基会与海协会,开启制度化交流。1992年10月,两会在香港举行事务性商谈,大陆方面要求协商“一个中国”原则,但双方没交集。
马英九回忆,会后台方去函提出新建议:“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所赋予的涵义有所不同,各自可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达”;海协会在1992年11月16日正式函告海基会,“充分尊重并接受贵会的建议”。双方终于达成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的由来。当时台湾媒体就下了“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标题,沿用至今。
他特别强调,香港在两岸达成“九二共识”的过程中,也扮演了角色。在这个基础上,1993年4月,海基会辜振甫董事长与海协会汪道涵会长在新加坡成功签署4项协议,这是两岸在1949年隔海分治40多年后,首度由双方政府授权相关团体,签署正式协议。但不幸的是,往后的15年,两岸关系的发展动荡起伏,并不顺利。
马英九表示,从1996年李登辉执政时的台海飞弹危机,与1999年提出“两国论”的震撼,到2001年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2004年与2008年的“公投绑大选”,15年间两岸关系危机四伏。直到2008年,他就任后推动两岸和解,坚持在“宪法”架构下,维持两岸“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和平发展。
马英九指,“不统、不独、不武”现状主张得到超过80%台湾民众的支持,可被称为“台湾共识”,而“九二共识”则是两岸共识,已是现状的一部分。由于这些政策,两岸关系开始稳定下来。八年来,两岸签署23项协议,主管两岸事务的首长会晤7次并互称官衔。每週往返两岸的航班从零增加到890班,去年到台湾的陆客超过400万人,增为14倍;陆生增加到4万2千馀人,成长近50倍,台海紧张情势大幅降低。这些发展将一个“衝突热点”变为一条“和平大道”。
他又说,1958年8月23日,厦门开始大规模抱击金门, 面积150平方公里的金门,44天内落下47万发来自厦门的抱弹,平均每天超过一万发,1979年起厦门才停止抱击。2008年后,厦门不再射抱弹过来,送来的是每年平均超过17.5万的观光客。“有趣的是,陆客在金门最喜欢买的纪念品,就是用多年前打来抱弹壳所制作的菜刀!”
“‘习马会’搭建两岸跨海和平大桥”
马英九进一步提到,由于两岸累积了足够互信,在“尊严与对等”的前提下,他于去年11月7日在新加坡与大陆领导人实现“习马会”,是两岸1949年隔海分治66年后的第一次。双方在会中确认“巩固两岸和平、维持台海现状”的共同基础就是“九二共识”。
马英九说,他当面向大陆领导人表示,“九二共识”的内容就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对其涵义认知各有不同,可以口头声明方式各自表达”,也就是“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台方不会表述到“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因为这是“宪法”不允许的。他续指,“习马会”后台湾民调显示,这种说法有6成民众支持,比过去的支持度还要高。
“习马会”的意义是什么?马英九认为,两岸因内战隔海分治67年,两岸领导人平起平坐、握手言欢本身就有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等于搭建一座跨海的和平大桥让两岸领导人可以直接沟通。在会前的筹备阶段,双方都同意会谈到第三地举行,二人见面时互称先生,双方同意举行会后餐叙,但谁出钱?答案是各自分担。“我们还各自带酒来,他们带30年份的陈年贵州茅台。我们带25年份的陈年金门、马祖高梁与老酒。会后发现,高梁酒喝得比茅台多。”
马英九最后说,过去八年来,两岸关系大幅改善,不只为台海两岸,更为亚太地区带来和平与繁荣。台港关系也连带水涨船高。“我当然希望在台湾政党轮替后,这个趋势仍可持续下去,”衷心希望台湾新政府能有所需智慧与勇气,维持马政府过去八年所辛苦打造出的和平繁荣现状。 (记者 李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