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客来港投保额急挫47% 预计下跌仍将持续
- 大公网
- 2017/11/30 09:27
-
收藏
-
21.0万
内地自去年第四季开始收紧访港内地客利用银联卡购买香港保险后,本港保监局亦没有再披露内地客的保费数字。保监局昨日终于一次过公布自去年第四季至今年第三季的数据。一如市场预期,来自内地客的新造保费逐季减少,由2016年第四季的237亿元,下降至2017年第三季的101亿元。至于今年首三季内地客新造保费按年减少17.18%,至405亿元,占总新造保费比率亦由37.2%减至28.4%。
图:保监局公布,来自内地客的新造保费逐季减少,由2016年第四季的二百三十七亿元,下降至2017年第三季的一百零一亿元
若单计第三季,内地客的新造保费更按年大跌46.56%,至101亿元。来自内地客的新造保费大跌,保监局执行董事(长期业务)许美莹表示,除了内地一系列收紧外汇措施外,人民币今年以来走势平稳,亦令内地客来港购买保险的诱因大减,加上寿险公司调整整体销售策略,均是下跌的原因。
上季万用险仅9亿跌78%
内地收紧银联支付保费的渠道,主要是防止走资,而万用险一向被市场视为走资的热门产品。许美莹就透露,今年第三季一次性付款的万用险仅9亿元,较2016年平均季度的41亿元,大跌78%。此外,她又指出,内地访客购买的保险产品,约95%是医疗或保障类型的保险产品,例如危疾、医疗、终身人寿、定期人寿及年金等,仅5%为储蓄或投资型;约99%保单为非整付保费保单,仅1%为一笔过模式支付,反映内地客是要求较长期的保障承诺,而非追求短期的投资回报。
人口老化 退休产品需求大
许美莹透露,内地客购买医疗或保障型产品的新造保费已稳定下来,惟储蓄及投资型产品下跌趋势仍然持续。被问到有否向内地相关部门反映,以放宽内地客来港买保险的限制时。她表示,保监局一向与内地有关机构保持沟通,但有关外汇政策并非只针对保险业。
今年首三季,本港长期业务(有效业务)保费收入上升11.6%,至3254亿元;长期业务新造保费收入则下跌12%,至1166亿元。许美莹则看好香港保险业前景,指本港保险公司灵活性一直很强,加上本港及全球均面对人口老化的问题,对退休及年金产品需求大。此外,自愿性医保即将推出,对医疗产的需求亦将上升,加上保险科技的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大湾区等对航运保险等机遇,均对本港保险业有利。
汇丰保险(亚洲)行政总裁文德华表示,汇丰人寿的年度化新造人寿业务保费于截至2017年9月30日止的三个月和2017年首九个月分别录得按季4.8%及按年10.6%的增长。而于今年首九个月,来自香港居民及非香港居民客户的年度化新造人寿业务保费则分别按年上升5.5%及16.8%。他续称,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并以他们的需要为依归,使汇丰人寿能够与客户建立长远的关系,照顾他们不同人生阶段的需要。汇丰人寿可持续的经营模式,使公司具备能力满足许多香港客户的三大人生目标:保障、退休规划及子女教育。
友邦香港亦指出,该公司一直专注长线的业务,而非单单注视季度表现,强调会继续满足客户对长线的医疗、保障及储蓄保险产品方面的强劲需求。(记者 邵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