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首届华人华侨产业交易会圆满闭幕

  • 香港卫视
  • 2015/08/17 09:36
分享到:
  • 收藏
  • 11.6万

      

领导巡视

        本台讯 首届中国(深圳)华人华侨交易会14日在深圳落幕,据主办方统计,首届深圳侨交会共计66家签约单位52个签约项目,成交金额464.2亿元。
 

       深圳侨交会由中国首个涉侨民间智库——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联合香港中国商会等40家海内外社团主办,展会吸引了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参展商前来参展。其中,海外企业近300家,参展项目约2700个;中国内地企业300多家,参展项目达2200多个。参展企业涵盖文化旅游、高新科技、招商引资、地产物业、投资金融、特色贸易等多个产业领域。

      “这是一个专为华人华侨华商而设立的产业交易展会。”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理事长、深圳侨交会执行主席郑汉明称,展会意在发挥华人华侨华商的优势,为中国企业推介优质的海外资源和项目,为有意到境外开拓商机的中国企业提供投资商机。

        郑汉明称,在官方推动海外华侨侨商与海内共同合作发展的同时,由民间发起的深圳侨交会亦将呼应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让海内外企业共谋发展。深圳侨交会与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遥相呼应,形成“一北一南”、“一官一民”的态势。

        对于这一由民间发起的“侨交会”,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称,深圳不仅仅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有诸多创新举措,由民间发起的深圳侨交会也是深圳的开创之举,将在“一带一路”发展上将起到作用,引领更多海外华商跟“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一起前进。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中国商会主席陈经纬亦对深圳侨交会表示认同,他表示,华人华侨是构建海内外各类商协会、社团及智库的中坚力量,在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过程中,民间机构先行,利用华人华侨在所在国政商界的影响力,有助于疏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信度不对等可能遇到的障碍,提前为政府合作创造条件,打下良好合作基础。

        陈经纬称,相对官方机制而言,商协会、社团智库等非官方组织开展的研究解读,更易为各方面所接受,通过华人华侨可方便与民间商协会、社团及智库交流,多做政策沟通,十分有利于团结力量积极解决问题,使“一带一路”建设中少走一些弯路。
  

    “‘一带一路’战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积极主动支持、参与搭建海内外侨胞交流平台,促进国家与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是新时期广大侨社(团)的重任”,国际潮商经济合作组织理事长、澳门潮州同乡会会长刘艺良说:“深圳侨交会‘政府支持、商协会主办、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营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势必将对促进海内外侨社(团)的交流合作、推动侨界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此届“侨交会”由中国首个涉侨民间智库——深圳市侨商智库研究院联合40家海内外侨界社团联合主办。展会按照“政府支持、商协会主办、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营模式,设文化旅游、高新科技、能源基建、地产、金融以及包括国际绿色食品在内的特色贸易六大展区,755个展位共15600平方米。期间,还将举办第二届侨商高峰论坛,剖析世界经济发展动向,指引侨商产业发展。(香港卫视记者:高迪报道)

  •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