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钰成:卸任后组智库深研一国两制
- 中评网
- 2015/07/08 16:59
-
收藏
-
9.1万
香港立法会主席曾钰成 中评社 黄蔚摄
香港立法会主席曾钰成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无论中央还是香港,都未见到有对“一国两制”18年来的实践有比较严格、系统的科学总结和论述,这是他组织智库的动机,也是未来重点研究的课题。
香港回归18年,已经过了“50年不变”的三分之一时间。长达20个月的政改争议伴随着不少与“一国两制”有关的议题出现,包括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张荣顺认为港人要对《基本法》进行“再启蒙”、《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等,令部分市民惊觉中央与港人在理解上的落差。曾钰成指出,中央对港政策在回归以来发生了不少改变,而现任国家领导人对“一国两制”的看法跟以前有不同也“不是奇怪的事”,有必要“去总结,指出一条路,我们跟住走下去”。
曾钰成认为,从“一国两制”的发表到现今已过去了30多年,中国内地和香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地与香港的相互关系也跟过去不同了。他认为,国家领导人经常强调“一国两制”方针不变,即使政改否决以后都这样说,“但是今天这一代的国家领导,他们对‘一国两制’的看法、演绎,跟30年前不一样的话,也不是奇怪的事”。
曾钰成指,“一国两制”整体来说是成功的,但普选作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却仍未能实现。同时,2047年也就是“五十年不变”的“限期”之后怎么样的问题,也开始在讨论政改时浮现,所以“现在政改一停步,‘一国两制’要怎么发展?怎样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展望2047是怎么样?就变得多了障碍”。
前国家主席胡锦涛曾经讲过,在新时期怎么维持香港繁荣稳定,是治国理政的“崭新课题”,后来则又说是“重大课题”。曾钰成认为,这证明真的有必要研究“一国两制”,不能只从中国过去的经验,就说可以管好香港。
智库专注研究“一国两制”与公共政策
曾钰成认为,无论中央还是香港,都未见到有对“一国两制”18年来的实践有比较严格、系统的科学总结和论述,对18年来香港的最大变化、最大成就与困难,都未有一个系统的反思。
曾钰成说,智库涉及到两个层次,除了属高层次的“一国两制”问题外,比较基本的层次则是研究香港本身的公共政策,解决房屋、医疗、扶贫等社会问题。
他认为,由于香港没有政党政治,回归后每一届政府基本的管治理念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难以预测相对稳定的政策走向,所以香港需要比较完整的政策研究,提出对公共政策的建议,然后再做宣传,对社会、政府产生必要的影响力。
历史地看,香港学术机构包括智库对政府的影响力不足。近期香港成立智库的热度渐高,数量在增加。曾钰成强调,与以往的智库不同,他要筹组的是“倡导型智库”,有一套鲜明的政治理念,但不会参与选举。“智库就是政党减参选,我们不搞参选,只搞政策研究和政治人才培训。”他补充指,不是像一般的智库那样研究完成了就束之高阁,他们不仅会将智库研究成果呈送相关机构,还会公开推广,形成对政府及社会的实际影响力。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