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签多行"优化 皆为香港民生
- 香港《商报》
- 2015/04/14 17:13
-
收藏
-
12.4万
内地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昨日(13日)宣布,即日起停止向深圳居民签发赴港“一签多行”签注,改为签发“一周一行”。毫无疑问,“一周一行”是“一签多行”政策的优化,说明内地游客迫爆香港,以及水货活动的问题,到了不得不设法纾缓的地步。港府进行需求管理,向内地提出调节南下人流,这是由香港接待能力所决定的,无可厚非?中央根据香港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调整政策,以维持访港客流达到合理的程度,亦是中央体恤香港民生之举。香港须善用中央支持,全盘检视本港的承受与接待能力,积极扩容,助业界应变,让自由行政策与香港相适应,继续发挥其正面作用。
事实上,内地居民到香港个人游的政策和深圳居民一签多次往返的政策,都是香港在亚洲金融危机时,由香港特区政府建议、中央政府批准实施的。10多年来,相关政策对扩大香港居民就业、推动香港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功不可没。近年,有人刻意忽略内地游客增多对本港旅游及各种新兴产业带来庞大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将两地矛盾升温全部归咎于是自由行和“一签多行”之过,认为得不偿失,将中央当初的一番好意和帮助弃之脑后,不仅是以偏概全,更会令到两地的长远关系受损。
当然,时至今日,随着内地游客赴港人数的暴增,弊端也逐步显现,包括交通挤迫、抬高物价、香港空间变得狭小、嘈杂等,特别是“一签多行”被滥用,导致水货客抢奶粉及日用品而引起的冲突事件与日俱增,更严重影响到港人的生活及消费。这些问题的背后,反映的是本港承受能力不足的樽颈困局,以及市民对生活质量受影响的强烈不满。若任这种不满思潮发酵,两地关系变得剑拔弩张,内地游客绝迹香港,对香港来说也是绝无好处的。港府去年6月向中央提出取消“一签多行”获正面响应,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民生的关心,也是支持特区政府积极响应市民诉求的举措,有利于两地人员交流更稳步进行。诚如特首梁振英所说,在国家不断放宽内地居民出境,以及世界各地不断放宽中国内地居民入境的大环境下,中央作出这个决定是不容易的。
从实质上看,“一周一行”对深圳人来港影响不大,一般正常的需求都能满足,其他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双非学童家长,探亲或商务活动等,只要出示证明,可以申请多次往返。政府亦表示新措施主要是针对水货客,这也是民怨较大的部分,不利两地沟通,反增添龃龉,确是应该予以正视及予以制止,相信收紧“一签多行”对内地水货客将是釜底抽薪的打击。但毋须讳言,“一周一行”更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心理,令内地民众误以为香港拒客而不愿再来,政府须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误会,否则想要开发内地其他省市的新客源,将会困难重重。
说到底,“一周一行”是基于香港接待能力不足的现实情况,不得已而为之的政策调整,水太多会涝,水太少会旱,需要不断调适,不必大惊小怪。香港现在要做的,是抓紧时间,逐步提升相关配套,帮助旅业转型,去吸收消化额外需求,确保旅游业可以持续发展。
香港商报评论员 周武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