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立医院 医疗服务价格放开
-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 2014/04/10 16:47
-
收藏
-
13.2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计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9日公布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快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增加医疗服务供给,推动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缓解群众看病难的矛盾。
医疗服务价格市场调节
根据三部门公布的《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各省(区、市)今年6月底前向社会发布本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名录,名录之外的所有医疗机构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其提供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非公立医疗机构可结合自身特点,向社会提供多元化的医疗服务。
合规医院纳入医保范围
这份文件明确,凡是符合医保定点相关规定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各地应将其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的定点服务范围,并执行与公立医院相同的报销支付政策。
研究制定价格行为规范
三部门要求各地研究制定非公立医疗机构价格行为规范,非公立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医疗服务价格,严格执行明码标价和医药费用明细清单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向患者公示医疗服务价格,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地价格、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按职责加强对医疗机构价格行为的监督,严禁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放开价格后
会出现集中涨价情况吗?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市场占有率较低,在与公立医疗机构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地位。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价格后,由于在基本医疗服务上与公立医疗机构存在竞争,其基本医疗服务的价格会与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衔接,不会出现集中涨价局面。医疗保险也将发挥费用控制作用,保证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水平基本平稳,不增加患者负担。
评论
让市场在配置医疗资源中发挥应有作用
仅靠价格机制还远远不够。目前,一些不利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冰雪尚未消融。有形之手依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过大的作用,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设立和发展,在土地出让、人才流动、科研立项、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等方面,仍存在“弹簧门”“玻璃门”问题,与公立医院的竞赛根本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让市场在配置医疗资源中发挥应有作用,让更多民资加快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有望出现一大批堪与公立医院实力难分伯仲的非公立医疗机构,成为救死扶伤的重要生力军。
据新华社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