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排名为何降一位?
- 香港商报
- 2016/05/27 13:05
-
收藏
-
77.0万
对于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上的排名有所减退,分析认为,4月份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的市场份额占比相对3月份只是微跌,相信人民币在国际使用上放缓增长只是暂时性的。
昨日,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简称“SWIFT”)发布4月份人民币追踪报告。按照交易额计算,4月份,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的市场份额占比由3月份的1.88%微降至1.82%,在国际支付的排名则由3月份的第5位跌至第6位。有专家分析指,在美国加息预期和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脚步难免放慢,但他认为这只是暂时性情况。
人币汇率波动影响持有意欲
SWIFT表示,4月人民币支付总额较前月下降7.73%,而同期所有货币支付总额下降4.6%。报告显示,印度采用人民币支付内地及香港款项数量上升,但该国人民币使用率在亚洲国家中仍然偏低,在全球范围内排第38位。4月份,印度和内地、香港所有支付交易中,有3.8%采用了人民币,而两年前仅为0.2%。由此可见,人民币仍是印度和内地、香港之间的第四大支付货币。
SWIFT指出,去年8月份,人民币国际支付排名一度跃居第四位,随后上升势头逐渐消退,原因是波动的汇率水平以及内地疲弱的经济状况,抑制了外国投资者使用或持有该货币的意欲。
4月份,国际支付货币排名前五位分别是美元、欧元、英镑、日圆和加元。
而在3月份人民币追踪报告中,按金额计,人民币仍稳定保持全球支付第五大最活跃货币地位,市场份额为1.88%,略高于2016年2月的1.74%。总体而言,与今年2月份相比,3月份人民币支付金额增加18.46%,同期所有货币的支付金额总体上升10.67%。
专家指国际支付暂时性放缓
对于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上的排名有所减退,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师兼研究部总经理廖群认为,4月份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的市场份额占比相对3月份只是微跌,相信人民币在国际使用上放缓增长只是暂时性的。他指,放缓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受美国加息压力影响的自然情况,美元强势对大部分货币造成贬值,人民币的贬值范畴相对已较小;在美国加息进程中,预计人民币国际化在未来一至两年内将有所放缓。
其次,廖群续指,人民币贬值也对国际支付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他强调人民币不会一直贬下去,而且贬值幅度亦相对温和。因此,他认为,人民币在国际使用上放缓只是暂时性,而非趋向性。
港资金池收缩 人币业务降温
除此之外,人民币在香港的资金池过去数月也持续收缩,离岸资金池由去年高峰时的1万多亿元(人民币,下同),萎缩至3月底的7594亿元。根据本港金融管理局的数据,3月份外币存款总额增加1.0%,人民币存款却减少5.5%至3月底的7594亿元,存款证余额亦下跌142亿元或9.9%至1290亿元。跨境贸易结算的人民币汇款总额于3月份为3707亿元,而2月份的数字为2798亿元。
金管局文件亦显示,本港首季人民币业务全线降温,今年首季经香港银行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额共11306亿元,较去年同期大跌约30%;点心债券(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量仅43亿元;3月份香港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系统的平均每日交易金额回落至8209亿元。
金管局表示,3月份人民币存款有所下降或与过去几个月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以及个别银行调低人民币客户存款利率等因素有关。金管局指出,虽然人民币存款有所减少,但香港银行体系的人民币流动性管理依然稳健,离岸人民币市场运作有序,现时的资金池规模亦足够支持大规模人民币金融中介活动和支付交易。据了解,截至4月中,人民币客户存款的数字较3月底继续下跌。
港成人币国际业务晴雨表
去年8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的排名曾跃升至第四位,惟这一排位未在人民币怀里捂热,仅1个月后便跌至第五位。而根据SWIFT昨日的最新数据,今年4月份人民币国际支付排位再次滑落,至第6位。
无论人民币国际排位如何波动,正如SWIFT亚太区支付市场主管Michael Moon早前的表态:不论人民币排名第四或第五位,重要的是人民币的潜在增长处于良好趋势。支持这一趋势的佐证包括采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公司数目,以及支持人民币支付的银行数目均不断增加。截至2016年2月,全球有近37%的金融机构在与内地及香港间进行的支付中使用人民币结算,较两年前增长18%。
其实,人民币国际支付总额的下降在第一季度全球经济活动中已有迹可寻。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5月中旬提交的文件显示,香港第一季度人民币业务全线降温,人民币存款资金池收缩至8884亿元人民币,较2015年底下跌约12%;经香港银行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额共11306亿元人民币,同比缩水约30%;香港人民币银行贷款余额为2816亿元人民币,未偿还人民币点心债余额为3482亿元人民币,两组数据均较2015年底回落5%。
金管局金融基建助理总裁李建英曾表示,现时内地以人民币结算的境外交易占三成,其中有90%是通过香港进行。香港人民币经济数据的冷暖,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是人民币国际支付的晴雨表。
国际市场对人币未失兴趣
对于此次人民币支付排名下跌,SWIFT解释称,皆因波动的汇率水平以及中国疲弱的经济状况,抑制了外国投资者使用或持有该货币的兴趣。但事实上,今年1月,人民币汇率波动最为剧烈,其国际支付市场份额却较前一个月上升5.7%至2.45%;而今年首四个月中,人民币占国际支付市场份额最低的月份是2月,当时的数据是仅为1.74%。
至于国际市场是否对人民币兴趣渐失,金融大佬们皆持否定态度。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曾表示,去年中国对外贸易当中有20%至25%以人民币结算,相信5至7年后这一比例将增至最少50%。英国调查机构经济学人信息部(EIU)更于去年底进行了一项调查,访问了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企业,结果显示,62%的企业表示未来5年内采用人民币的结算将增加一倍。
虽然近年来,内地经济放缓,但其经济体量庞大,产业链条深入国际市场,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随着内地资本帐开放,人民币加入SDR,相信人民币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身影将越来越活跃,香港也将因人民币国际枢纽的身份获益良多。
- 标签:
- 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