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明:坚持“一国两制” 中央无意使香港内地化
- 香港商报
- 2016/07/21 09:28
-
收藏
-
48.9万
中联办主任张晓明指,香港回归祖国19年来,“一国两制”实践已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昨日,香港同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7周年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香港中华总商会礼堂举行。大会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庆67周年筹委会主席团主席董建华主持,中联办主任张晓明应邀出席并发表致辞。张晓明指出,“一国两制”不仅是解决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他强调,中央政府绝无意使香港内地化,变为另一个上海、广州或深圳。
不应动摇对“一国两制”信心
张晓明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大地上正发生许多令世人惊叹的巨大变化,新中国成立67年来,经济总量从小到大,人民生活从穷到富,国家实力从弱到强,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这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他呼吁香港同胞还没有到内地去过的朋友,应该尽快到内地走一走、看一看,用自己的眼睛和观察,去了解内地的社会现实,了解真实的中国和中共。
张晓明说,虽然国家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有不少,但中国共产党对此是清醒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共成立95周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时所强调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而“一国两制”就是其中的重要方案之一,是中共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大贡献。
张晓明指,香港回归祖国19年来,“一国两制”实践已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不仅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他说,正如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所宣示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和决心都不应动摇。
中央政府无意使港成沪穗深
张晓明坦言,近年来,香港社会特别是政治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国两制”实践遇到新挑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成因十分复杂,一定程度上讲,有其客观必然性,某些现象与“一国两制”实践深化到一定阶段、香港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有关,有其阶段性特征。对此,他表示,正如张德江委员长不久前视察香港时所指出,应保持耐心,要考虑到有些问题解决起来绝非朝夕之功,不能因此就对“一国两制”产生怀疑、动摇甚至否定。同时,更需要回归“一国两制”的初心,理性分析香港社会现在出现的某些乱象,思考关系到香港发展大方向、关系到香港每一个家庭的关键问题----我们究竟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香港?
张晓明续指,中央政府对此问题回答是十分明确而一以贯之的,就是要建设一个在“一国两制”下“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并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香港。换句话说,就是真心诚意地希望香港在“一国两制”之下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各种优势,使生活在香港的广大市民安居乐业,日子越过越好。
张晓明强调,中央政府绝无意使香港内地化,变为另一个上海或另一个广州、深圳。
面对“港独”应坚守原则底线
张晓明强调,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有机统一起来,把维护中央的权力和保障香港特区的高度自治权有机统一起来,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有机统一起来,大家都必须遵守一些政治底线和法律底线。
张晓明反问,如果允许以“港独”为宗旨的组织登记注册,允许公然宣扬“港独”主张的人大行其道,允许他们把参与“立法会”选举变成一个大肆鼓吹“港独”言论、从事推动“港独”活动的过程,甚至允许这样的“港独”分子堂而皇之地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区的立法机关,这符合“一国两制”吗?符合基本法吗?符合法治原则吗?这给香港社会什么导向?要把香港引向什么样的发展方向?对香港是福还是祸?他表示,这不仅仅是法律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大是大非问题,是原则和底线问题,是事关香港发展大方向的问题,是值得所有真心为香港好的人深思和警醒的。
张晓明特别提到,张德江委员长视察香港时曾指出,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这与邓小平的构想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中央对“一国两制”初心的坚守,“无论什么时候,当我们谈论香港和‘一国两制’时,都要坚守这个初心,不能违背这个初心”。他寄望大家共守初心,防范偏离找对路径,为建设“一国两制”下更加繁荣稳定的香港而齐心协力。
- 标签:
- 张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