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港可成国际创新中心
- 香港商报
- 2015/12/08 08:41
-
收藏
-
10.7万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出席团结香港基金“创新创意创业”午餐会时表示,香港是全球科学高地和创新重镇,而内地是让科学种子开花结果的腹地平原,并鼓励有意创新创业的年轻人走向内地。他说,香港科研基础深厚,服务业成熟,完全有条件发展成为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中心,继续发挥开放创新先行者的重要作用。
港是科研高地 内地是结果平原
出席午宴的嘉宾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团结香港基金创办人兼主席董建华、中联办副主任仇鸿、香港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港科院创院院长徐立之、特区政府资讯科技总监杨德斌、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香港浸会大学前校长陈新滋、创新及科技局常任秘书长卓永兴,以及本港科研界、学术界翘楚、科学家、青年领袖等。
万钢指出,香港和内地的创业是接合在一起的。香港是全球科学高地、创新重镇,在2015年5月世界竞争力与全球竞争力排名中,分列第2和第7位。香港大学排名前列,香港的金融、商务、法律、知识产权等服务业发达,有一支聚集设计、建筑、检测、测绘等专业人员的队伍,近年来高科技和互联网产业发展很快。而且,香港科研基础深厚,服务业成熟,完全有条件发展成为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中心,继续发挥开放创新先行者的重要作用。内地则是平原和腹地,能让香港科学的种子开花结果,造福人民,并让科学家、企业家和金融家施展才华。因此,内地的可为香港的科技金融服务业、为香港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也提供一个很大的舞台。
出现香港深造内地创造良好势头
在科学研究方面,香港和内地也不断深化合作。2006至2014年,有472位香港科研人员参与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等143项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研究,有109个香港科研机构作为承担机构或参加机构参与93项课题研究,成果显著。
万钢非常关心内地与香港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之间的交流。他提到,香港高校近年为内地培养出很多尖子人才,出现了香港深造、内地创造,回馈香港的良好势头。他认为,为年轻创业者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新空间非常重要,能让创业者在市场化的机制下,享受到专业化的服务和资本化的便利和结构,具体措施包括减免租金、网络费用等;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使创业者的产品能在互联网上广泛地推广。
四方面加强两地创新科技合作
被问及内地互联网何时会全面开放,万钢回应,只要满足安全要求,包括Facebook在内的互联网可全面开放。他指,市场是开放的,只要满足安全要求都可以来,相信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企业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能与Facebook等企业合作好。
他总结说,今后将在四方面加强香港与内地的创新科技合作:一是继续推进香港与内地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共享国家大科学设施和科技资源、联手参与国际科学计划;二是支持青年人才创业创新、加强科技产业园区创新合作、创新产品市场化运营示范;三是鼓励香港科技服务业内地发展、促进科技金融合作、促进区域间和民间科研和创新合作;四是加强营造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创新生态、共建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共同发展。(记者 庄海源、王理琪)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