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有关香港的两个竞争力排名 指港应停止政治争拗
- 新华社
- 2015/05/29 17:32
-
收藏
-
9.8万
中国社科院本月中发表竞争力报告,指出香港综合经济竞争力被深圳超越,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7日发布的竞争力年报中则提到,香港超越新加坡,爬升第二名,仅次于美国。香港专家和学者认为,两份报告关注的范畴不同,皆具参考价值。
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表的《201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在全球61个经济体中的排名上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年报评估61个经济体的四个范畴,包括经济表现、政府效率、营商效率及基础设施。
而在中国社科院5月15日于北京发布的最新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香港综合经济竞争力13年来首次桂冠旁落,被深圳超越。蓝皮书提到,香港的社会矛盾、包括去年的非法“占中”、访港内地旅客受到滋扰,以及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分配问题等,削弱了香港的竞争力。
香港工商专业联会主席、香港积金局主席黄友嘉对新华社记者说,两份报告所提到的是不同竞争力的概念,关注的重点不同,并无冲突和矛盾,都有参考价值。
黄友嘉说,瑞士的报告看重营商效率,而这方面香港一直都运作得很好,社科院的报告则指出香港过分依赖传统行业,创新不足,所以这方面竞争力不足。“要将多个关于竞争力的报告作比较,才能看到不同城市的优势和弱点。”
黄友嘉说,在“政府效率”上,香港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是相当不错的,政府的一般运作都比较畅顺,但在发展策略上有不足,有提升的空间,“比如特区政府希望成立创新科技局,一直在立法会拖延,落实不了,立法会有时的不合作及‘拉布’行为令很多政策措施施行的效率变低。”
黄友嘉认为,香港应加快基础建设的投入,要长远的建立土地储备和土地规划,善用“一国两制”的体制上的优势,才能继续保持竞争力。
比较今年以及去年的世界竞争力年报(瑞士),香港去年失落三甲,今年回升至第二位,新加坡则与去年一样名列第三;去年排名第二位的瑞士则回落至第四位。
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钟剑华表示,香港与新加坡的竞争持续已久,两地各有优点,香港法治完整,新加坡则是在民生承担上做得比香港好,长远政策多,经济上亦较多元化。他说,若果香港政制问题一直争拗下去,很多长远政策做不到,香港的地位很可能被别人超越。
香港工业界立法会议员林大辉说,新加坡一直是香港的主要竞争对手,今次在瑞士报告的排名中超越新加坡,有助于提升国际形象,重拾国际投资者的信心。
林大辉说,中央一直支持香港经济发展,并提供多项惠港政策,而香港一直在国际市场和内地市场之间担当“超级联系人”的角色,这都是提升香港竞争力排名的有利因素。
林大辉认为,如果政改方案获得通过,非法“占中”的行动不再重演,香港就可以更上一层楼,否则,社会继续撕裂,影响特区政府推动政策之外,也会影响外来投资者的信心。(记者 王欣)
- 标签: